您现在的位置: 白屈菜 > 白屈菜性味归经 > 正文 > 正文

民间故事光棍娶娇妻,黄狗拦住不让进门,新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17 11:40:26

新聊斋:老汉娶妻

明朝年间,祁县瓦窑村有一对兄弟,往祖上数三代,都是穷得叮当响。兄弟俩幼时连名字都没有,只知道姓武,长大后,乡里人就称他们为武大武二。

武大武二两个都貌丑,加上家贫,长到二十来岁,没人愿意嫁他们。这件事成了武大的心病,每次看到村里人娶妻,他都眼巴巴地望着,把人家吓得不敢请他上门喝喜酒。

每年清明上坟,武大都要在父母坟前重重地磕几个头:“爹啊娘啊,我兄弟俩愧对祖先,至今不曾娶到老婆,恐怕武家一脉要断绝了啊!”

这一年,武大去镇上做工,留武二在家里种地。有一天回来,割了一斤肉,打了一角酒,整治了一桌饭菜请武二吃,脸上的喜意怎么也藏不住。

武二以为是哥哥在外面发了财,再三询问,武大才神秘地摆摆手,摇头晃脑地说道:“发财又算啥事,哥哥要有后了!”

武二大奇,连忙问怎么回事?武大这才娓娓道来。原来,武大在外面做工,认识了一个叫马老三的人。那马老三是个走街串巷、鸡鸣狗盗之辈,虽不是什么好人,但倒是有不少歪路子。

马老三听武大叹息自己无后的事,眼珠子一转,笑道:“这有何难!武大哥你不知,这世上有多少女子夫君死后守寡的,鲜花一般的模样,哪里就肯好好守着呢?只是迫于世情人言,不得不为之罢了!”

“这其中也有心思活络的,只是没有门路。我愿意给武大哥牵线,寻一守寡的女子,给些银钱,成就好事,让她悄悄为武大哥生下一个儿子来,武大哥悄悄抱回去,只说是捡的孩子,何乐而不为呢!”马老三说得十分轻松。

武大听了,激动不已,拉住马老三的手说:“这事如果能成,我定要好好感谢贤弟!”

过了几天,马老三就来找武大,说事已经成了。但那女子是正经人家的女子,做这事又有风险,须武大拿出些诚意来。于是武大拿出三千钱来,又另外给了马老三八百钱的谢银。

到了三更半夜,马老三带着武大偷偷来到一户人家后墙。马老三学猫叫了两声,就有一条长布从墙里扔出来。两人抓住长布,翻墙而入。只见墙里站着一位女子,身材丰腴、粉面朱唇,有一二分的标致。

武大见了,只觉目眩神迷,晕乎乎搂着女子进了房内,成了好事。等到马老三来喊他,他才手忙脚乱地穿了衣服出来,依旧跟着马老三走了。

就这么过去了四五次,一个多月后,那女子果然有了身孕,悄悄命马老三来跟武大说。武大听了,喜得心肝乱窜,将自己攒的五千钱拿出来,都给了女子,让她好好养胎。

如今已有七八个月了,武大偷偷去见了几次,那女子果然大着肚子,每天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武二听了说道:“哥哥即将有子嗣,我该恭喜哥哥。只是这事从前怎么也不给我说一声,做出这事,要是被人发现了可怎么好?”

武大叹气:“若是能有女子愿意嫁给你我,我如何肯冒这个险呢?如今能有孩子,已经是知足了。”武二听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又过了不到一个月,听说女子已经生了,生了一个儿子。

武大喜滋滋要去接儿子,没想到马老三神色慌张地来找武大,说已经事发了,被那寡妇的婆家知道了,要将那妇人和孩子都溺死。

武大听了,如坠深渊,急得上蹿下跳,就要去求人家。

马老三拉住他说:“武大哥要是去了,那家人恐怕要更生气,一气之下打死你也是有的,你又不占理,去了做什么呢?”武大抓耳挠腮,六神无主。

马老三又说:“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不如用银子摆平了这事,把孩子接回来。”又说那家人张口要五十两。可武大哪里有五十两呢?只好将武二的钱也都拿过来,又跟四邻借了,勉强凑了十二两,再写了个三十八两的欠条,说明几年内还清,才把儿子接了回来。

虽然欠下巨债,但武大还是欣喜不已,给儿子取名武涛,又跟村里羊倌讨了一只母羊来喂奶,每天和武二两个人悉心照顾,但凡有那好吃的好喝的,都先供着武涛。

转眼过去五年,武涛也是茁壮成长,成了一个小胖子。这天,武大将攒下的五两银子揣进怀里,去镇上找马老三,要将一部分欠款先还了。

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的时候却面如土色。儿子武涛跑过来抱住武大的腿,却被武大一脚踹翻在地。武二吓了一跳,连忙搂住武涛:“哥哥这是作甚,就算在外面受了什么闲气,也不能拿孩子撒气啊!”

不料武大定定地看着武涛,却嚎啕大哭。武二忙问怎么了,武大才说出缘由。原来今天他去镇上,却听闻马老三因为涉及一桩盗窃案,已经被捕了。县太爷到了他几十大板,他什么都招了,连曾经做过的一切恶事,都讲了出来。

这其中,就有欺骗武大银钱的事。原来那所谓的寡妇,是马老三从别处拐骗来的。两人做了一对野鸳鸯,珠胎暗结,却既无银钱又怕人知晓,于是决定找个冤大头帮忙养孩子,再骗些银钱花花,这才盯上了武大。

武大每次进了那女子的屋子,就被迷香给迷晕了,马老三再扒了他的衣服,等武大醒来,还以为自己已经做成了事,等女子生下孩子来,也以为是自己的孩子,疼得心肝肉一般。

说到这里,武大又举起拳头,要将武涛打死。武二连忙拦住:“大哥,那马老三该死,孩子却是无辜的啊。”

武大放下手,嚎啕大哭,仍旧要赶武涛走。过了一段时间,积郁成疾,竟然就这么死了。

武涛听了真相,吓得肝胆俱裂,武二安慰他:“你别怕,叔叔会将你养大的。”

又过了一年多,赶上大赦,马老三从牢里放出来了。又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摇身一变成了富家翁,带着人来,要将武涛带走。

武二不肯,武涛也挣扎不已,马老三扔下二十两银子,将武二打了一顿,带着武涛走了。后来又搬去了别的地方,再无音讯。

转眼过去二十年,武二虽然也攒了好几十两银子,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娶妻生子的心也歇了。他养了一条大黄狗,那黄狗十分有灵性,会叼着两文钱,去隔壁家买豆腐,村里人都很惊奇。

武二就每天和黄狗作伴,将黄狗当成孩子一般。

这天他在田里劳作,一帮孩子摘了他田里的瓜果就跑,武二跟在后面追,孩子们边跑边叫:“武家哥俩好,媳妇娶不了,死了草草埋,无人摔盆打幡!”

武二听了,想到自己和死去的武大,不禁悲从中来,自己如今虽然有黄狗作伴,但是黄狗也不会在他死后摔盆打幡,更不会给他上香,又有何用呢?于是嚎啕大哭。当晚辗转反侧,想了又想,将银子都拿出来,拜托媒人,千万要给他找一门媳妇。

媒人大奇,这武二多少年都不在意娶妻的事,临老了,倒又起心思了。

但武二给的钱丰厚,于是也四处去寻找。还真寻到一个,据说是外地来投亲的女子,结果来到当地,才知亲戚家早已凋零了,无能力帮扶她。于是想替她找个人家,不管是什么条件,能养活就行了。

到了成亲那天,新娘穿着嫁衣,头上盖着盖头,在旁人的搀扶下,来到武家门口。武二观察新娘的身姿,看起来还十分年轻,又惊又喜。正要拉新娘子进来,不料家中的大黄狗突然拦在门口大叫,不肯让新娘一行人进去。

那据说是新娘子表哥的人笑道:“这畜生,不认人呢!”

武二惊奇,他家黄狗在乡间长大,早已经习惯见到陌生人了,除非晚上,白天是不会乱叫的。于是连忙呵斥,然而黄狗无动于衷,依旧不肯让开。

新娘表哥笑道:“呆畜生,这是你家未来主母呢!”谁知黄狗听了,就向那人扑过去。

武二连忙一脚踹开黄狗,骂道:“滚开!”那黄狗嗷呜一声,夹着尾巴跑了。

到了晚上,武二掀开盖头,见新娘子模样清秀,长得十分面善,心里起了怜惜之意。正要温柔软语一番,没想到那新娘却喊道:“叔叔!”

武二一愣,感觉声音有些耳熟。新娘又说道:“没想到此生还能见到叔叔,叔叔我无意骗你,你家黄狗真有灵性,它将我拦在门口,是在救你呢!”

原来这新娘,居然是男扮女装的武涛。话说他不是早就跟发迹的马老三走了,如今又回到这里,做骗人的勾当?原来马老三将武涛带走后,依旧每天走鸡逗狗、吃喝赌钱,很快就将钱花尽了。

武涛原本是一个纯善的孩子,跟着他也走歪了,马老三就让他去做骗人的勾当,赚了钱供养他。转眼过去二十年,马老三早就死去,武涛也把骗人的行当做熟了。到处乱窜,到处行骗,不想骗回了叔叔这里。

原本他还没想起来,等听到武二的声音,顿时明白正是自己幼年时庇护自己的叔叔,心里悔恨不已。他对武二说道:“如果当初没有离了叔叔,侄儿也不会变成这样的人,侄儿有心改过,还求叔叔帮忙。”

武二听了,走到外面,殷勤讨好武涛带来的一帮人,将他们都灌醉了,然后偷偷去了县衙,上告这群人行骗之事。

衙役们将一伙骗子包括武涛捉拿,武二又讲述了前因后果,为武涛求情。县令感念武二大善、武涛又有悔改之心,于是将武涛放了。

从此,武涛和武二生活在一起,武涛痛改前非,勤快能干,赚了钱奉养武涛,如亲生儿子一般。后来武涛在当地娶妻生子,夫妻俩给武二养老。武二憋屈了一世,临老苦尽甘来,活到九十多岁才去世,村里人人羡慕。

(本文作者|灵犀)静月斋寄语:

世间的骗子很多,他们的花样招数,能穷尽人之所想。而这些被骗的人,很多都是心中有了贪欲,有所图谋,才会被骗子算计。被骗之人到最后很多都是“哑巴吃黄连”,上了当却说不出口啊!

武大因为想要个儿子,才会被骗上当。而武二就要正直许多,在大哥去世后,仍然抚养别人家的儿子。多年后,因为娶妻的离奇事件,这孩子回到身边为他养老,也正是善因结善果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qucaia.com/xwgj/15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白屈菜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