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白屈菜 > 白屈菜化学成份 > 正文 > 正文

u0001古代u0001常见u00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5/13 10:35:30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csjkc.com/
.断肠草

断肠草,即葫蔓藤,是一种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属于葫蔓藤科。其主要的毒性成分是葫蔓藤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钱科钩吻属的钩吻,其根部含有钩吻碱甲、子、丑、寅、卯等多种成分。这种植物在离开土壤时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然而长时间闻吸却会导致晕眩。误食断肠草后,会导致肠子变黑并粘连,腹痛难忍直至死亡。通常的解毒方法是进行洗胃,服用碳灰,接着用碱水和催吐剂处理,最后洗胃后急煎绿豆、金银花和甘草以解毒。

2.鸩:

鸩,这一中国传说中的毒鸟,形象独特:黑身赤目,身披紫绿色羽毛,以蛇为食。其羽毛含有剧毒,只需将羽毛浸入酒中,那酒便成为鸩酒,毒性之大,几乎无药可解。久而久之,鸩酒便泛指为毒酒。

3.番木鳖,又称马钱子

其毒性成分主要包括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这种药物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以及痈疽肿痛等症状。此外,它还被传闻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甚至重症肌无力。然而,使用番木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中毒的初期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烦躁不安、呼吸增强、肌肉抽筋等,随后可能出现咽下困难、呼吸不畅、瞳孔缩小等更严重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因为全身肌肉过度敏感而出现典型的土的宁惊厥症状,最终因呼吸肌强直而窒息死亡。解毒的方法包括使用中枢抑制药来制止惊厥,如阿米安钠、戊巴比妥钠或安定静注,随后进行洗胃,并服用甘草、绿豆、防风、铭藤、青黛(冲服)和生姜等草药来进一步治疗。

4.鹤顶红:

自古以来,丹顶鹤头上的“丹顶”被误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被称为“鹤顶红”或“丹毒”。这种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便会导致迅速死亡,且无法救治。在古代,皇帝常在赐酒中加入“丹毒”来处决大臣,而大臣们也常将“鹤顶红”置于朝珠中,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在武侠小说中,这种剧毒物质常被武林中人用来展示其下毒的技艺。然而,实际上,“鹤顶红”并非真正的物质名称,而是对砒霜的一种古称。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的天然矿物,经过加工后成为著名的毒药。当砷进入人体后,会与蛋白质的硫基结合,导致蛋白质变性并失去活性,从而阻断细胞内的氧化供能途径,使人因缺乏ATP供能而迅速死亡,其作用机理与氢氰酸相似。

5.天然砒霜:

天然砒霜,又称信石,是一种性脆且溶于水的物质,具有极高的毒性。它是由天然产含砷矿物,如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经过加工制得的。商品形态上,信石有红信石与白信石之分,其中红信石是药用上的主要成分。在使用时,必须将砒石装入砂罐内,用泥封严,然后在炉火中煅红,取出后放凉,或与绿豆同煮以降低其毒性。最终研成细粉后方可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砒石的升华精制品为白色粉末,即我们常说的砒霜,其毒性更为剧烈。

6.金刚石:

服食金刚石粉末后,其会在胃壁形成粘附,持续摩擦胃壁,最终可能导致胃溃疡。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因胃出血而丧命,金刚石因此成为一种难以预防的慢性毒药。值得注意的是,金刚石最常见的用途是制作我们熟知的钻石。

7.夹竹桃:

这种被誉为柳叶桃的植物,在许多家庭中都有种植,其花朵美丽动人。然而,夹竹桃的花朵却含有强心毒甙,这种物质与洋地黄的作用相似,只需干燥的3克就足以致命。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以及心律紊乱、心跳缓慢等心血管症状,最终可能导致室颤、晕厥、抽搐、昏迷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中种植夹竹桃的朋友们务必小心,确保小孩和宠物远离,以免发生误食等危险情况。

8.乌头:

乌头属于毛茛科植物,其母根被称为乌头,常用于治疗痉挛、风湿和神经痛。侧根,即附子,同样具有药用价值,它能回阳、驱寒和祛风湿。乌头可以治疗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以及风寒湿痛和脚气等症状。

这种植物的株高通常在60-20厘米之间,叶子互生,呈革质,形状为卵圆形,边缘有三裂,两侧的裂片再次二裂,而中央的裂片则三裂,边缘有缺刻。其果实为长圆形,花期和果期分别在6-7月和7-8月。

然而,乌头中毒是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这通常与过量使用、生用、不当配伍或与酒同用有关。中毒的症状包括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头晕、耳鸣、言语不清,以及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和腹痛腹泻等。为了解毒,可以尝试用中药蜂蜜冲服或饮用绿豆汤。

9.见血封喉:

这种植物又被称作“毒箭木”或“剪刀树”,是一种受到国家保护的珍稀且濒危的植物。它位列世界上最毒的植物之列,其树汁呈现乳白色,且含有剧毒。一旦这种液汁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血液,便可能危及生命。在古代,人们常常将这种植物的汁液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其效果几乎是瞬间的。这种植物原产于东南亚地区,但在我国的海南以及西双版纳的植物园中,也可以一睹其风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qucaia.com/hxcf/1626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白屈菜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