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原创
“窜条钓白鱼”是无锡民间俗语,意思是用小鱼钓大鱼,窜条是小鱼,白鱼是大鱼,指一种以小博大的精明行为。
窜条鱼窜条鱼与白鱼长得很像,除了体型大小差异很大。从前无锡河塘里窜条鱼很多,成群结队在水面上浮游廻转,鱼嘴一张一闭,很是悠闲自得。有些老无锡人把窜条鱼喊作“猫鱼”,大概人家拿窜条鱼回去是拌饭喂猫的。
夏天树荫下的河塘里,是窜条鱼的快乐世界,窜条鱼很多,也很容易捉,淘米时窜条鱼会过来嘬人的手,拿个淘箩一套就可以捉上来。有人专门用竹竿支个小网捉,捉多了就回去烧烧,搭酒下饭,窜条鱼与细咸菜红烧,或者油煎,鲜美无比。
油煎窜条鱼窜条鱼是野生鱼,对水质要求高,人工不好饲养。现在河塘里窜条鱼不多见了,卖得也贵了,大约30来元一斤,比白鱼贵不少。前几年吃过几次窜条鱼,我的一位农民画家朋友送的。他家儿子做水产生意,把窜条鱼油煎好了,装礼盒,送给老无锡人很受欢迎,搭酒佐茶都不错。
窜条鱼和白鱼都很古老,它们是从《诗经》里游出来的,那时它们被称为“鲦”,又称“鲹鲦”。《诗经》时代“鲦”被用作祭祀,《周颂·潜》说:“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提到六种鱼用来祭祀,第三种是“鲦”。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收了“鲦鱼”,李时珍说:“鲦,生江湖中小鱼也。长仅数寸,形狭而扁,状如柳叶,鳞细而整,洁白可爱,性好群游。”
恽寿平《落花游鱼图》窜条鱼游姿活泼,有一种悠游自在的气质。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推想他和惠子在濠梁辩论鱼之快乐与否,所观之鱼,就是出游从容的“鲦鱼”。中国古代不少著名画家,亦爱以窜条鱼入画。如清代江南画家恽寿平,画有一幅《落花游鱼图》,每一条窜条鱼都生动灵巧,栩栩如生。恽寿平,别号南田,常州府武进人,诗书画三绝,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
近年生态环保抓得紧,无锡河塘里看见窜条鱼逐渐多起来了。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