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古人对食物功能的认识层次是循序渐进的。
刚开始,食物被定义为无毒可食用,且能提供基本营养。后来,一些食物的养生和治疗功能被逐渐探索发现,药食开始分化。
唐《黄帝内经太素》载:“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了药食同源的思想。
《黄帝内经》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此外,《肘后备急方》、《食物本草》、《移经集注》、《食疗本草》、《太平圣惠方·食》等也都有对“药食两用”食物的大量论述和对食疗食养药谱的记载。
药食两者配合用以养生治病,“药疗中有食,食疗中有药”是中医治疗的一个显著特色。
中国传统滋补品是补充人体所缺乏的营养物质、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病症之食材。
身体缺乏某种必需元素容易引起身体虚弱或患病,而进食滋补品以补足体力,可以使疾病康复。
滋补品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特征而进行谨慎的选择(严遵医嘱)。
下面简单分享五十种药食同源养生滋补品的功效:
冬虫夏草:提高免疫
燕窝:美白美颜、润肺
海参:提高免疫、增强体质
鱼胶:补气血
鹿茸:大补气血
阿胶:养肾固精、美容养颜
高丽参:补元气、滋补强壮
西洋参:生津止渴
石斛:保护肠胃
人参:补元气
天麻:通络
丹参:通经、清心除烦
田七:疏通瘀血
灵芝:养肝
新会陈皮:健脾
熊胆粉:清热、平肝、明目
鹿鞭:壮肾阳、强腰膝
金线莲:保护肝脏、护肤
雪蛤油:养阴润肺
藏红花:化瘀、解郁
红菇:养血逐瘀、美容养颜
羊肚菌:促消化、益肠胃
松茸:补充营养、促进肠道吸收
鹿筋:强筋骨
孢子粉:养肝
肉苁蓉:强阴益精、润肠通便
玛卡:补肾固精
太子参:健脾
黑枸杞:保护肝脏、明目
川贝:镇咳祛痰
黄连:清热泻火
雪莲花:预防风湿
东革阿里:预防痛风
虎乳菌:保护心脏
牛膝:逐瘀通经
当归:调经润肠
黄芪:补气
党参:健脾益肺
熟地:降压、养血补虚
红枸杞:明目
红枣:健脾养胃
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巴戟:强筋骨
何首乌:补肝益肾、养血
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
桃胶:补充营养、美容养颜、补脑
皂角米:通便消肿
雪莲子:润肠通便、化痰散结
鲍鱼:益胃平肝、滋阴
元贝:健脾、降脂降压
《专注药食同源传播中医养生文化倡导自然原生态绿色食疗人人学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