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今天是秋分,也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属于农民自己的节日却是农民们几乎不知道的节日。
当然,无论有没有这样的节日,秋分对于庄稼人来说,都是疲惫又开心的,一季硕果,终于丰收了。
人人都爱丰收,丰收给秋天带来金色,带来富足。
丰收一如金秋的颜色,充满希望,正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在《迎神》中所说:人心望岁祈丰年。
自古以来关于秋收、丰年的诗词汗牛充栋。就像那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还有"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王安石)。更有“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这些诗句都充满对丰收的渴望,对劳动的赞美。
下面,我们以先秦时代《诗经》中的几首诗来盘点一些写丰收的诗词
1、《大田》先秦《诗经小雅》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春天,大田里开始种庄稼了,农民们开始准备种子,修理农具。农具准备好了,大家扛着锋利的板锹下地干活。
他们从南到北整理土地,然后播种五谷杂粮,稻麦黍菽稷。这些庄稼长出来了,棵棵秧苗都结实茁壮。曾孙看了也非常欢喜。
很快的,稻谷长出穗子,开始灌浆了,接着,谷穗渐渐饱满,沉甸甸的,稻谷非常结实坚挺。没有干瘪的谷穗,也没有稗子杂草。
农民们开始除掉那些吃禾心的,吃禾根的,吃禾叶的以及吃禾节的所有害虫,不让这些害虫伤害娇嫩的稻谷。
农民们在田边点燃祭祀农神的烟,祈求农神大发慈悲,用烈火烧掉一切害虫,保佑庄稼不受虫害。
高天上流云飘过大山,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大雨浇灌朝廷的公田,又流进我们的私田。
那里有还没有收割的嫩谷穗,这里有没有捆好的稻草,这里遗漏的谷穗,那里有遗弃的苗苗。
这让寡妇们高兴极了,她们在田里捡拾这些遗落的稻穗麦穗,也能够填饱幼小儿孙们的肚子。
周王来了,看到农民们在田里忙碌收割庄稼,妇女们担着吃食来给农人送饭,朝廷下派的管理农业的官员看着丰收景象十分欣喜。
收割完五谷杂粮,周王亲自带着人们开始祭祀,用黑猪和红牛作祭品,将五谷杂粮煮熟,粮食的香气袅袅,让列祖列宗享受丰收的成果。人们虔诚地祈求上苍赐福。
这首诗将春种秋收的过程完整展现,从春天农民们忙着选种子,准备农具,到田里整理土地,播种百谷。接着写稻谷开始出苗,长穗子,灌浆,结实,而着期间,农民们忙着田间管理。作者主要写农民除害虫,他们一一除掉吃禾叶的虫,吃禾心的虫,吃禾根的虫,吃禾节的虫。
这些罗列看起来繁琐,但却是很到位的细节。因为古时候没有杀虫剂,也不会生物杀虫,因此,农民只有自己挨着除虫,从禾心,禾叶,禾根,禾节,挨着检查。这也说明农民们的艰辛。
接着写稻谷成熟后的收割场面,人们忙着收割庄稼,田里边有还没有成熟的嫩稻谷,有捆好的禾把,有没有捆好的禾把。地上更有遗落的稻穗麦穗等。
而没有田地也没有劳动力的寡妇们在地上捡一些人家不要的谷穗回家,让自己的儿孙填饱肚子。
作者还描写男人在田野里劳动,妇女们担着饭食送饭的情景。
最后,写周王带着大家祭祀的情景,这是丰收不可缺失的部分,通过祭祀,让大家学会感恩,感恩土地,感恩祖宗,感恩上天。
这首诗是《小雅》中的一首,和《国风》不同,风是民间原生态的,而《雅》有文人介入,有文人创作的痕迹文人的思想在里边。
这首诗里的曾孙不是重孙,而是周王自称。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出周王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从春种到秋收,他都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qucaia.com/xwgj/1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