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直走在农村金融改革前沿的济南农商银行,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工作总抓手,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全面实施“快速服务银行”“和谐活力银行”“稳健合规银行”的“三大战略”,不断提升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亿元,较年初增长亿元,增幅达11.8%;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亿元,当年实际新增贷款50亿元,增幅7.8%。
作者丨中华合作时报记者马悦
通讯员丨赵兵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如何顺应趋势,巩固市场地位,加快推进自身转型发展?济南农商银行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山东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赋予了勇担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三大主力*”重任的济南农商银行“精耕普惠、服务立行”的企业使命。一直走在农村金融改革前沿的济南农商银行,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工作总抓手,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全面实施“快速服务银行”“和谐活力银行”“稳健合规银行”的“三大战略”,不断提升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一次次自我革新让济南农商银行踏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截至目前,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亿元,较年初增长亿元,增幅达11.8%;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亿元,当年实际新增贷款50亿元,增幅7.8%。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委书记、董事长董兴磊(中)走访个体工商户,了解金融需求。
聚焦“快速服务”
打通区域零售业务新路径
“先聚焦‘服务’,再二次聚焦‘快速服务’!”济南农商银行*委书记、董事长董兴磊提出了他的观点,深入贯彻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委“”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打造“快速服务银行”,便是农商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为全面实施“快速服务银行”经营战略,济南农商银行把网点转型的主战场从辐射网点周边向社区内部延伸,将工作的着力点从单一的营销银行产品向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转变。
普惠金融宣传站和农村金融服务站应运而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董兴磊强调,按照“因人施策、因站施策、因客施策”的原则,划分“两站”服务类型。“两站”协助二级支行开展“整村授信”等普惠金融服务,二级支行*支部以“服务全功能、家庭全覆盖、业务多渠道”为核心,通过*建共建密切与村居*组织联系,并进一步指导“两站”开展工作,“两站”在将金融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同时,也向营业网点引流,成为联系客户与网点厅堂的“纽带”,成为网格化营销服务的“联络点”。
在城区,挂管二级支行与“两站”配合,将服务辐射到社区居民、周边商铺等,形成“社区生态圈”,联合健身场馆、美发沙龙、加油站等“异业联盟”,组织开展与居民关联度高、互动性强的活动,深耕社区精准客群,满足社区居民综合型服务需求。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义和村普惠金融宣传站开展公益理发活动。
“两站”不仅深入社区居民生活,还帮助受困企业商户解决难题。年春节前夕,济南银座圣洋物流临时停业,造成了大量商户货品滞销,该行组织历下支行7家普惠金融宣传站发起了“一颗橙子点亮希望”爱心公益行活动,短短一周时间帮助受困商户销售滞销水果斤,参与爱心接龙居民达余人。
“这就是农商行的绝对优势!”董兴磊非常清楚,以“聚焦客户服务体验,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金融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发挥“金融服务供给商”和“增值服务集成商”作用,将更多便民、惠民服务带进村居社区,便会实现异业、居民、银行三方共赢。
名农金员和家普惠金融宣传站覆盖到全部村居和主要社区,截至年末,代理存款88.84亿元,账务交易量达到万笔,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余次,新增贷款户万元。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山前社区普惠金融宣传站为社区居民电瓶车免费挂牌。
提升业务受理效率的关键在于强化专业后台支撑。“强化线上金融服务,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信贷模式。”在董兴磊看来,信息技术和规范化流程操作为“快速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系列创新举措被付诸实施。
一是推出“阳光办贷码”,依托“泉城链”数据库,推出“泉城e贷”“公积金e贷”系列线上产品,建立全流程线上自助办贷服务模式,实现“扫码办贷”“秒批秒贷”。
二是自主开发上线“阳光办贷系统”,系统运行可实时监督每笔贷款从申请到审批的各个环节,客户可通过系统查看办贷进度,提高客户体验度。
三是积极推进信贷业务“四个中心”建设,明确调查、审查、放款、贷后工作职责,形成风险防控“闭环”管理。
四是围绕主要客群,集中打造“兴企自由贷”“惠民循环贷”“经营快速贷”“低息助薪贷”等16项拳头产品;研发上线“房抵永续贷”产品,建立标准化“信贷工厂”模式。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创新推出“阳光办贷码”。
践行“大挎包精神”
打造温暖泉城义工银行
“面对‘降维打击’,我们必须‘升维应对’。”董兴磊解释道,农商行需要提升的就是服务的维度。只有弘扬和传承山东农信系统“大挎包精神”,学会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达到追求“大我”的境界,才能收获客户的信任、选择和依赖。
济南农商银行深化为群众办实事精神和内涵,创新服务形式,组建义工团队,全力为泉城市民提供贴心、温暖的社会服务,打造“义工银行”服务品牌,扶危济困回报社会,用忠诚、责任和担当全力传递社会正能量与农商情怀。
董兴磊告诉记者,“义工银行”的精神内涵是无私与奉献,济南农商银行依托网点人员点多面广优势,以聚民心、理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为出发点,倡议全行员工发自内心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义工的心态做银行,做银行中的义工,义工中的银行。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联合团市委举办“福象”志愿服务队启动仪式。
该行在中国志愿服务网注册成立“济南农商银行福象义工服务队”,总行层面负责全行义工团队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一级支行按照辖区成立分队,各二级支行成立志愿服务支队,按照组织安排统一开展义工服务。截至目前,支由员工组建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爱心矩阵,全行设立了个“爱心歇脚点”。
“义工银行”温暖着泉城百姓。
“桑榆义工”医院、中医门诊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眼科义诊、体检筛查、贴伏贴、艾灸等公益服务,与美发异业联盟机构合作到社区开展义剪活动,配合社区、村居共同走访慰问孤寡老人、老*员,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城建义工”与团市委联合开展“建功强省会·青春志愿行”志愿服务进工地活动,为新产业工人送上西瓜和各类防暑用品,员工自导自演生动鲜活、通俗易懂的节目,普及防范金融诈骗知识。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西营支行工作人员开展“金融知识大讲堂”活动。
“桃李义工”设立共享职工之家,定期组织开展亲子DIY烘焙、陶艺等主题活动,增加家长与子女的互动交流。在有条件的营业网点开辟少年儿童看护室,为社区双职工家庭提供中午及放学时间的儿童临时看护服务,解除社区百姓后顾之忧。
“民生义工”助力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进一步丰富“两站”服务功能,逐步升级为“爱心驿站”,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体,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空调、Wifi、观影、茶饮、冰箱存储、微波炉加热、急救医药箱等多样化便民服务,设立快递代收点,义务为居民保管快递、为行动不方便的市民上门送货。
“文化义工”在服务辖区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幸福村(社区)”创建活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到乡村开展“五个一”宣传活动,建立一块评定宣传版面、村广播一次专项宣传、宣传小组进村搞一次现场宣传、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与村两委组织一次联谊,助力净化信用环境。截至目前,已在个村居社区开展评定,建档11.08万户,发挥了培育乡村新风尚、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纽带作用。
“义工银行”不仅激发了员工内生动力,把有理想、有奉献、有担当、有价值的优秀员工纳入后备干部梯队,营造积极向上、甘于奉献的企业文化氛围。还激发外部共生活力,该行计划为社会义工和爱心企业设定积分管理机制,优先提供金融支持;推出“义工”主题银行卡,设定优惠刷卡*策,推出“义工专享贷”信贷产品,开辟办贷绿色通道,褒奖义工无私奉献精神。
↑图为济南市高新区团工委向济南农商银行高新支行授牌组建“希望小屋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队”。
坚持“员工至上”
锻造和谐向上农金队伍
“正气、务实、奋斗、执行、创新、合规”是济南农商银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深入贯彻山东省联社“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该行不断强化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业务发展注入强大的内驱力。
推动省联社人事、用工、薪酬“三项机制”改革落地见效,该行创新“两个维度”选人用人机制,一个是业绩考核维度,一个是价值观维度,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从业绩考核维度,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八项规定”,明确业绩排名达到前30%方能进入后备人才梯队,真正实现“能上能下”;从价值观维度,实施荣誉积分管理,对员工获得表彰、辅导带教、志愿服务等贡献进行积分,排名前20%的纳入后备人才库,改变单纯以指标考核为主的管理手段。
“薪酬向基层一线倾斜,向奋斗者倾斜!”董兴磊强调,对全员实行分级管理,按月调整、挂钩绩效,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截至年末,一线员工人均收入增长已经达到15%。
员工的冷暖、诉求与期盼,在济南农商银行都是头等大事。
年,济南农商银行为员工办好十件实事。如解决“就餐难”问题,建成小食堂家,为家网点配备厨师;解决“休息难”问题,建立休息室,配备午休床张,建成24个集体宿舍;解决“充电难”问题,为6家管辖行安装电瓶车充电桩;解决“取暖难”问题,开展“暖冬计划”,为处网点安装热水器,为外拓员工配备暖手宝和冲锋衣。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南山支行举办欢送老员工暨集体生日仪式。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天桥支行成立子女托管中心。
不仅如此,该行按季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行*委逐条审阅,尽全力为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如为20余名离家较远的哺乳期员工调整了工作网点,建立8家“子女托管中心”,解决员工子女“看护难”问题。
为落实困难救助,该行还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组织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结对帮扶困难职工;成立“福象爱心基金”,为21名困难职工发放救助金23.8万元。
在强化员工教育培养方面,该行打造“明湖学堂”教育品牌。明确两条培训宗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想境界,让员工的生活更充实、精神更丰富;提升团队管理能力,帮助管理人员突破固有思维,建立崭新的思维模式,以管理带动全行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培训余人次。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开展传承弘扬“大挎包精神”专题培训。
该行根据现任岗位、特长喜好、优点缺点进行“员工画像”,据此调整岗位,实现人岗相适、优化配置;为员工制定成长计划,单位提供培训指导,实现个人成长与单位发展的紧密融合。与此同时,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该行成立足球、篮球等5家文体协会,累计开展活动次,参与人次;开设“阳光心态”课程,建立“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机制。
“我们要打造一支是积极向上、创新向上的农金队伍!”董兴磊如是说,为持续营建企业文化,一是加强思想引导。开展企业文化路演和标杆网点建设,推广价值观积分卡,引导员工践行价值观。二是鼓励创新执行。组建创新俱乐部,打破层级壁垒,培养创新型人才,成立了7个分会,吸纳会员人,申报优秀创意38项。三是推行教练式管理。发动员工主动想办法,给予员工指导和支撑,如:让员工自行设计活动,参加厅堂营销大赛,评出十佳案例60个、优秀案例个。
↑图为济南农商银行成立羽毛球协会。
济南农商银行未来三年的目标已明确:要成为当地银行业零售业务市场占有率第一名;要进入全省农商银行第一梯队;要挺进全国省会农商银行第一梯队。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
在繁荣一方经济、反哺地方发展的过程中,济南农商银行将以更加多元的场景、不断升级的服务擦亮“地方金融主力*”这块金字招牌,为济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农商智慧”与“农商力量”。
↑↑↑点击上图获取
《农商银行转型趋势报告》完整版
百万读者都在看
客户经理驻村办公%覆盖!这家“大挎包”银行涉农贷款占比77%打造“五大家园”!这家农信系统如何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10分钟便民服务圈!这家农商行让新市民安家安心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主编/刘小萃制作/岳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