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中箭,宋江上位。稍有刑侦常识的梁山好汉,第一个怀疑对象当然就是及时雨宋江,然后青面兽杨志、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也有嫌疑,尤其是青面兽杨志,不但跟晁盖有刻骨深仇,而且箭术也很高超。
用怀疑的眼光看一切,一切都很可疑,咱们还是缩小范围,看看宋江作案的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我们来看动机:晁盖不死,宋江就坐不上头把交椅,宋江坐不上头把交椅,就不能带着众好汉受招安,自然也不能用兄弟的鲜血染红自己的官袍。
晁盖只想带着弟兄们打家劫舍,然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成套穿衣服论秤分金银——成套穿衣服,在很多草根阶层都是一种奢望:达官显贵富商大贾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升斗小民农夫渔夫,大多数时候都是赤膊赤脚,于是才有了“光脚不怕穿鞋”之说。
宋江原本就是穿长袍的,他能给外室阎婆惜置办楼房购买首饰,“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金玉。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端的养的婆惜丰衣足食。”
阮氏三雄梦寐以求的生活,宋江根本就瞧不上眼,所以“高雅”的宋江跟“低俗”的梁山好汉一个锅里搅马勺是很痛苦的——李逵那吃相,连鲁智深和武松都忍不了,所以鲁智深武松喝酒吃肉,从来就不叫李逵。
宋江做押司的时候锦衣玉食,对外室喜新厌旧始乱终弃,是个吃过见过的主儿,所以他在晁盖的阴影下,活得很不快活,故而每次梁山下山作战,他都强烈要求带兵出征——在梁山之外,他说一不二,回到梁山,他不得不假装尊崇托塔天王晁盖。
如果宋江不是口蜜腹剑、心狠手辣之徒,晁盖或许还能有个善终,但是很不幸,宋江恰好是大家都厌恶、恐惧的那种人。
宋江杀阎婆惜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手软。一日夫妻百日恩,宋江与阎婆惜相处不止一日,但动刀子的时候,那可是冷血无情:“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那妇人兀自吼哩。宋江怕人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杀了阎婆惜,取过招文袋,抽出那封书(晁盖写给宋江的感谢信)来,便就残灯下烧了。系上銮带,走出楼来。”
坐楼杀惜从容不迫,宋江对枕边人尚且如此绝情,要说他会对晁盖能讲义气,估计稍有良知的人都是不会相信的。
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兄弟的人绝不能成为好朋友,这是很多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同样道理,对“妻子”痛下杀手的,也不会是什么好鸟。
对妻子(阎婆惜只能算半妻)绝情的人,对兄弟也不可能讲义气。宋江能为了自保而杀阎婆惜灭口,当然也能为了上位而指使人做掉晁盖。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贼过三年不打自招。宋江不到一年就招了——宋江的招供,是用另一种形式,而且招供的时候遮遮掩掩真假参半,但是他的半真半假,根本就瞒不过智多星吴用。
晁盖死后,宋江根本就没有半点报仇的意思,而是一直在壮大梁山招安派的力量,以抵消林冲、阮氏三雄、鲁智深、武松等反招安势力。
宋江极力拉拢官军降将,在收降呼延灼、关胜、索超等中高级宋军将领后,宋江的招安野心已经昭然若揭,这时候,晁盖“出现”了。
晁盖当然不能活生生地站在宋江面前,而只能出现在宋江梦了,这可把宋江吓坏了:“哥哥从何而来?屈死冤仇不曾报得,中心日夜不安。前者一向不曾致祭,以此显灵,必有见责。”
宋江告诉吴用的这句话露馅了:如果晁盖是阵前中箭身亡,那就一点冤屈都没有,两军交战,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谁死了都不屈。晁盖“屈死”,是屈在被兄弟暗中下手,还是屈在受伤后得不到有效治疗?
晁盖中箭的时候,浪里白条张顺早就跟着宋江上了梁山,那时候可不见他推荐神医安道全,而宋江夜没有遍请名义,只是自己做了武大郎床边的潘金莲:“(晁盖)已自水米不能入口,饮食不进,浑身虚肿。宋江守定在床前啼哭,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
金圣叹认为宋江弑杀晁盖的第五个证据,就是“守定啼哭,不商疗治”,宋江给晁盖灌下的是不是鹤顶红、断肠草,晁盖都已经无法拒绝了,这就叫“武大郎服毒——吃是死,不是也是死”。
宋江亲口说出晁盖死得屈,他告诉吴用说晁盖在梦中对自己关心备至,还劝他早日收兵回梁山,这些话可信可不行,反正宋江撒谎编故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玄女庙得天书、喝仙酒、吃鲜枣”更是漏洞百出,宋江疽发于背,更是让人怀疑:喝了仙酒吃了鲜枣,宋江不是应该百毒不侵、百病不生吗?
仙酒、鲜枣、天书故事有多少漏洞,睿智的读者诸君肯定发现了不止一处,宋江对吴用复述梦境,尽管进行了精心掩饰,最后还是有八个字泄了底:“如今背上之事发了!”
有些版本的水浒传删掉了“如今背上事发了”八个字,又在“宋江守定在床前啼哭”中加了一个“等”字,好像给晁盖灌药的不止宋江一人。
金圣叹、李卓吾、王望如等人看到的水浒传原版,是有背上事发之说,而“宋江”后面没有“等”字的,通行版这一删一补,一下子就淡化了宋江谋杀晁盖的嫌疑,这可能是明朝和清朝皇帝最喜欢的版本——如果不把宋江写成“忠义的投降派”,官府是不让刊印的。
通行版删了八个字、添了一个字,让晁盖死因变得扑朔迷离,但是同样阴险狡诈的吴用肯定看出了端倪,他依样画葫芦,想拖死宋江后推林冲上位:“宋江神思疲倦,身体发热;头如斧劈,一卧不起。众头领都到帐中看视。宋江道:‘只觉背上好生热疼。’众人看时,只见鏊子一般红肿起来。吴用道:‘此疾非痈即疽;吾看方书,豆粉(有的版本写的是绿豆)可以护心,毒气不能侵犯。快觅此物,安排与哥哥吃。只是大军所压之地,急切无有医人!’”
宋江疽发于背,吴用只给他喝绿豆汤,这不禁让我们想起来明熹宗朱由校之死,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好像有描述:皇帝病得不行了,魏忠贤给他喝的“灵露饮”,其实就是“蒸馏米汤”。
如果米汤能治背疽,大明开国名将徐达也就不用死了。吴用拿绿豆汤给宋江治疗恶疾,摆明了是想让宋江去见晁盖,那么梁山第三任寨主,就该由林冲来做了——头把交椅原本就是林冲让给晁盖的,晁盖临终遗言,也是想把宝座还给林冲。
吴用以兵荒马乱找不到医生为借口,准备让宋江喝饱了绿豆汤好上路,没想到晁盖中箭时沉默不语的浪里白条张顺站出来推荐了神医安道全。
吴用还在犹豫,宋江已经挣扎着下了命令:“兄弟,你若有这个人,快与我去,休辞生受;只以义气为重,星夜去请此人,救我一命!”
宋江为了活命,真是啥话都说得出来,全忘了晁盖中箭之后,他可没有“以义气为重”去请神医。
宋江猴急,张顺献媚,最后把安道全坑得欲哭无泪,宋江也从晁盖手里挣脱,继续领着梁山好汉末路狂奔,直到征方腊折损过半。
一个普通成年人说话尚且可能半真半假,像宋江那样的阴险盗魁,有一成实话就算厚道人了,他对着吴用讲述的梦境,肯定是经过精心篡改,但却不能隐藏关键信息,免得吴用“解梦”不准,所以“如今背上之事发了”那八个字,他是必须实话实说的。
背上事发与东窗事发有异曲同工之妙,晁盖似乎也变得聪明了:如果他在梦中直接叱骂宋江对自己暗下毒手,那么宋江梦醒后就会闭口不言,只有把关键信息隐藏在关切之语中,宋江才会请吴用参详,于是真相就有了大白的可能。
十分遗憾,尽管吴用已经猜出了晁盖的真意,也想出了妙计拖死宋江,但是谁也没料到张顺会出来搅局。
我们也能理解吴用的苦衷:宋江屡次带兵征战,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并基本架空了晁盖,所以即使有人怀疑晁盖之死有猫腻,也只能隐忍不言而不能暴起发难——真打起来,反招安派未必能打过招安派,宋江的马仔有可能把梁山元老派一战全歼,那时候谁射杀了晁盖,就永远不会有人再问起了。
吴用不敢冒险,林冲又缺乏舍我其谁的霸气,结果让阴险小人宋江占了大便宜:除了宋江,当时梁山一百单八将中,还真找不出一个能镇住那些山贼水匪、变节军官、恶霸土豪的狠角色来。
不管怎么说,吴用和林冲都没有真正采取行动把宋江从头把交椅上拉下来,这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悬念:如果宋江敢公开承认是他派人做掉了晁盖,又有哪几位梁山好汉肯替晁盖报仇?如果真因为晁盖之死真相解开而引发梁山第二次火并,哪一方能获胜?如果豹子头林冲或花和尚鲁智深、混世魔王樊瑞当了梁山之主,众好汉的最终归宿又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