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白屈菜 > 白屈菜民间用法 > 正文 > 正文

人参,在古代为什么被列为上品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29 19:35:13

人们常说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是三宝之首,具有多年历史的人参,在古代有许多别名和雅号,如:神草、王精、地精、土精、血参、人衔等。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首次将人参当成药物收入。

在书中,人参被列为“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君”药之一,其药理则是“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把中草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而既然有无毒这个分类,那么“是药三分毒”的“是”则不是“凡是”的“是”,“药”也不是指“所有的药”。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古今不同的词义了,现代汉语的“毒”是“有害”的意思,而古时的“毒”却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有害”,另一个是“偏性”的意思,内经时代的古医籍,多数情况指“偏性”。也就是说是药就有几分的偏性,古人认为,是药物就有偏寒偏热之说,而人生了病,用对了药物、这个偏性对证就不是毒,不对证就是毒(偏性产生的伤害)。

那么,上中下三品是什么意思呢?

上品药:以补为主,多为名贵中草药,皆为药食同源的药材,例如人参、灵芝,石斛等,野生效果更佳,也可以制作成药膳,无任何副作用,可长期食用。适合年老体弱,久病体虚的人群。

中品药:常用方剂,较为常见且品种繁多,例如茯苓,当归,白芍,薄荷等,有的无毒并作为食物,例如生姜,大枣,还有的具有微毒,例如琥珀,黄连,冰片等不可常服。

下品药:毒性较大,内服用量极少。下品药多为外用治疗,如硫黄,麝香等,适合各种皮科病症。

而人参一般属于无毒类,它属于味甘、微苦、性偏温的中药材。人参能够大补元气,古人认为,元气乃生命之本,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人参以其独特的药性,能够迅速补充人体因疾病、劳累或年老而耗损的元气,使人体重新焕发活力。其次,人参还具有显著的益智安神作用。人参因其能够滋养心脾、安神定志,成为了他们备考应试、处理政务时的得力助手。长期服用人参,不仅能够提高记忆力,还能改善睡眠质量,使人心神宁静,思维敏捷。人参对于调理人体气血、增强体质也有帮助。在古代,人参以其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改善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人参成为了古代皇室贵族、达官显贵们争相追捧的养生物。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qucaia.com/mjyf/15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白屈菜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