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高中作为素材背诵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氏又被称为“炎帝”,是远古时代的首领之一。我们现在被称为炎黄子孙,其中的炎就是指炎帝。神农氏的故事很多,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故事。在远古时代,是没有专门的医生的(医者最早是由主持祭祀的“巫”演变而来的),和上期讲到的黄帝的故事类似。远古时期的先民得病之后(可能当时并没有疾病的观念,充其量就是描述头痛还是肚子痛等)得不到专业的救治,也没有相应的药物。所以得病之后的命运更多的就是“听天由命”,身强力壮的人对于小病小痛还能抵抗过去,身体孱弱的老弱妇孺就幸免于难了。神农氏作为领袖是非常难过的,试想有哪一位领袖看到自己的子民因病不治而亡能够无动于衷。就像医生看到自己的病人病入膏肓而无能为力一样。那种心情是十分痛苦的。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神农氏是主管农业的,在一次考查“农业活动”的过程中,神农氏看到一头病恹恹的水牛正趴在地上啃食杂草,水牛将曹在嘴里嚼了一会,突然从胃里吐出一堆污秽的杂物。过了一会,水牛的精神似乎好了很多,慢慢站起来溜溜达达地走了。神农氏非常的好奇,思考过后,认为这种杂草可以治疗腹部不适之症。他把杂草带回去给腹部不适的族人喂食,病人可以有很好的改善。此后,神农氏在外出时就经常尝试一些植物的花叶、果实等,并一一记录吃下午后身体的变化。自然界中的植物属性千差万别,除了疗伤治病的植物以外有很多有毒的植物。据传,神农氏又一次尝试一种攀援在石缝中的开小黄花的植物,食入后,突感腹痛难忍,就像肠子要断了一样,最后没有找到解除痛苦的药物便不治身亡。后来发现这种植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断肠草。神农氏的经历虽有传说的成分,但是它表达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发现药物的真实写照。后世之名家在写就本草著作时便会假借神农氏之名,比如大名鼎鼎的《神农本草经》就是后世之人假借神农氏之名写作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后世将其与皇帝并称“炎黄”,我们都被称为“炎黄子孙”。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qucaia.com/hxcf/1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