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跨千里续深情,携山河以致远。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自黄河岸边的济南市与仙女山下的武隆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双方围绕构建协作机制、加强产业联盟、强化人才支援、落实帮扶资金等方面,同心同向、密切协作,谱写了“鲁渝一家亲”的美好篇章。为此,大众网·海报新闻组成专业采访团奔赴武隆,开展“山河情深·渝见济南”东西部协作媒体行活动,在山间地头、村民家中、产业现场,通过一周的细致采访、实地拍摄,全景展现济南、武隆两地携手齐心所绘就的幸福画卷。大众网记者范明昱重庆武隆报道从年至今,济南与武隆的结对帮扶路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13年的鲁渝协作,一批又一批的济南市赴武隆区挂职干部,跨越山河“双向奔赴”,接力这场远隔千里的长跑。他们在从“外乡人”到“自家人”的转变中,助力了当地的发展,搭建了友谊的桥梁。在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定为年“最佳旅游乡村”的仙女山街道荆竹村,记者见到了孙长明。此时他刚刚挂断电话,称有一名济南支教老师已经连续发烧3天,他正在紧忙联系支医队员为老师检查身体。今年3月,孙长明按照组织的安排,赴重庆市武隆区挂职区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科副科长。从不了解到熟悉,从不适应到习惯,从济南人到武隆人,孙长明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挂职初衷。济南市挂职重庆市武隆区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科副科长孙长明接受记者采访把“挂职”当“任职”“来之前就听同事说过,武隆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我对那里的山山水水十分向往,也想看一看当地干部群众是如何工作生活的。”年3月27日,下了飞机后的孙长明从重庆主城赶往武隆区,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窗外一路掠过的都是盎然青翠。孙长明笑称:“当时看到路边的广告宣传牌写着‘世界自然遗产,天地大美武隆’,心里想着‘口气这么大么’,没想到来到这边后,发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美。”把“挂职”当“任职”干,不当“过客”当“主力”。从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到武隆区乡村振兴局挂职,孙长明在这里开展东西部协作工作已有7个月的时间。多次深入大山了解帮扶产业生产规模、管理方式、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广泛与当地村民、企业、学校开展交流,每一次的调研、沟通、学习,都让他深刻感受到“近年济南与武隆开展东西部协作工作,确实硕果累累,帮扶成效显著”。武隆,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等多块金字招牌,这样一个传统旅游大区,如今在东西部协作的助推下,正走在全新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路上。“比如荆竹村,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从原来的小山村到如今被评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靠的是乡村旅游带动,这里的‘归原小镇’田园文旅综合体项目就是典型例子。”孙长明告诉记者,今年东西部协作资金有万元用于荆竹村建设鲁渝协作产业融合项目,‘归原小镇’更是把山东非遗文化搬进了大山里,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武隆游玩,也能感受山东文化赋予的乡村魅力。“再比如火炉脆桃,我们积极协调支农专家给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协助他们将火炉脆桃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武隆当地的名优农特产品。此外我们还助力打造了双河高山番茄谷、板角山羊、沧沟西瓜等一批济武产业协作新品牌,致力把武隆产业做大做强。”孙长明说。武隆区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科负责人叶娇,是孙长明在这里开展工作的搭档。在她的印象里,近些年通过鲁渝协作,自己认识了很多济南人。“跟济南来的挂职干部工作时,一开始会忐忑,但了解后发现大家都很好相处,也十分敬业。这几年随着东西部协作的不断深入,武隆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济南印记’,十分感谢济南的各项支持。”让“身到”变“心到”从产业协作、人才协作,到消费协作、科技协作、劳务协作,作为挂职党政干部,孙长明在做好具体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为支农、支医、支教的“三支”人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在武隆顺利工作生活。“‘三支’人才来之前,我们都要与武隆区农委、教委、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对接,分析大家的技术专长,商讨安排到哪个岗位比较合适。‘三支’人才来了之后,一方面我们要召开座谈会,强调组织纪律,严明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我们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qucaia.com/hxcf/1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