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这种野果,曾是我们儿时的零食,原来在诗经里叫“芄兰”,你认识吗
真所谓不读诗经,不知草木情,读《诗经》里的植物,最有趣的事就是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见的花花草草在诗经里面都有一个赏心悦目的名字,而且还被赋予了人类的美好与想象,比如说:“车前草叫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野葡萄叫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涘;就连我们小时候常吃的一种野果,我们农村叫“老瓜瓢”地,在诗经里的名字竟然是“芄兰”。
《诗经·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因为芄兰这种植物结的果实形状为,两头尖尖,肚儿圆圆,形如纺锤,又如羊角,所以诗中借用它比兴“佩觿”。“觿”就是羊角形的骨锥,解绳结之用,即“解扣器”。古时男子佩觿,说明已能主事,即成年人。而诗中的意思就是描写了一个童子尽管佩戴着成人的服饰,而行为却仍然幼稚无知,既不知自我,又不知与他人相处。
根据此诗的内容,有许多说法,历代学者对此诗主旨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分歧,有人认为是讽刺,有人认为是赞美,还有人说这是一首恋歌。说此诗是以女子的口吻描述了这位佩觿的“童子”本与自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关系非常亲密,可自从他佩觽以后却对自己的态度冷淡了,于是她就生气地对他说:“瞧你那假正经的样儿”!
关于“芄兰”这个好听的名字,还有一段故事。战国时燕王喜之女芄兰公主曾以身相诱荆轲并全心爱上他,荆轲死后她则殉情。这样的一个女子,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来,依然是个让人惊讶而心里发热的形象。于是愈加喜欢“芄兰”一词,每每读来,都让人难以忘怀。
这诗经中的“芄兰”,它的乡土别称有很多,据我所知的就有“癞瓜瓢、老颧瓢、老鸹瓢、蛤蜊瓢、雀瓢、天浆壳、婆婆针线包、羊母奶等等,人们通常都叫它为“地梢瓜”。夏天里可以吃它的果实,只要看见老瓜瓢秧,用手一拨拉,它的果实多半会低垂在秧下。翠绿的果皮里是雪白的絮状瓤,放在嘴里一咬,会有乳白色的果浆淌出,香脆甘甜,还带有异样的清香,这可是我们小时候的零食。
地稍瓜除了可食用外,还可入药,其主要功效是补虚通乳,清虚火,生津益气。可以治疗产后体虚,乳汁不足,咽喉肿痛,神疲健忘,头晕失眠等。尤其是产后乳汁不足是很对症的,外用可治瘊子。因地梢瓜丰富的药用价值受到医药界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qucaia.com/hxcf/1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