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白屈菜 > 白屈菜功能主治 > 正文 > 正文

绝大多数中药对人体而言,本质上是一种异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17 11:35:04

中药是如何发挥治病作用的呢?是怎么推动人体本能力量的呢?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即中药的本质是什么?绝大多数中药对人体而言,本质上是一种“异物”(除大枣、龙眼肉、莲子肉等食物外)。身体对中药的本能反应也是一种“排异”。因此,中药发挥治疗作用,是通过激发人体本能力量在排异中药的过程中,“顺便”将病邪排异清除出体外。

以上知识作者推论的中药治病作用原理仅供参考。这或许会让很多中医同行和中医爱好者难以理解。一般多认为中药能治病,是个好东西,能补这虚、补那虚,能当保健品吃。

怎么能说中药是“异物”呢?

首先,绝大多数中药不是食物。有毒性的中药肯定更不是了,还有一部分很接近食物,称“药食同源”中药。年国家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51号)规定了86种药食同源的中药,之后陆续增加数量。但没说就是食物,仍属中药。药食同源的中药不能当食物一样吃,需要进行适当管理。

食物是什么,是人体本能需要的,能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的物质。食物可以天天或经常吃,身体没有不良反应,如大米、玉米、小麦等。但中药不行,不能经常吃,身体可出现不舒服症状。这种身体的本能症状反应就提示中药对身体而言不是食物,而是一种“异物”。

例如,黄连这样的苦药,正常人喝一口本能的反应就是吐出来,为什么要吐?说明身体不接受它,不是“异物”是什么?吐不是一种排异反应吗?人的舌头能尝味道非食物。这是生物进化出来的一种本能。工业生产的人工化合物除外,因常常骗过舌头味觉。非食物就是“异物”,吃进去,身体的本能反应就是要把它吐出来或者避开。

那化学合成的西药呢?西药也同样是“异物”。

西药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当然也有生物制剂。有时虽然舌头尝不出来,但身体本能HARI能辨别出来,需要动用一切力量,将其代谢掉并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也称“解毒”。肝脏是解毒药物最重要的器官。现代医学里研究这个过程的专门学科叫作药理学,有个名词叫“药物代谢动力学”,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站在人体本能的角度,是如何尽快地把不是身体成分的药物解毒排出去的问题,而站在药物研发者的角度,是如何尽可能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达到疗效而不良反应(毒性)尽可能小的问题。两者是一对矛盾。

西药多是单一成分,相对容易研究,而一味中药的成分可能有几百种、上千种,笔者思考,非要按这个思路研究就困难了。用现代医学的思路研究一味中药对人体的作用,其结果很可能是广泛的,甚至是“无限”的,或者说研究过程是没有终点的,更何况几千种中药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组合。

我们祖先为何要用“异物”的中药来治病呢?

从疾病的本质看疾病状态是由于人体自我排异的能力不够,排解病邪的过程受阻,正邪相争相持不下。如何提升这个排异能力就很关键。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是“补气血”提升,事实可能恰恰相反。除了大枣、饴糖这类食物作为营养是真补气血外,其他绝大多数中药没什么营养,不可能补,而是借用中药相对于人体的“异物”属性,反向动员、激发排异能力,排异中药的同时“顺便”将病邪排异出体外。这正是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种具体应用,用“异物”性的中药对身体疾病状态做一次否定,让身体回归到健康。中药研究最适合的思路应是从人体对中药的本能反应来研究,而不仅是研究中药成分本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aiqucaia.com/gnzz/1519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白屈菜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2021018620号-10